恩施大峡谷,可行走在300米高处的悬空栈道上,也可下到深达百米的地缝中。说起地缝,印象较深的还有两处:贵州的马岭河,重庆的武隆,前些年均去探究,都有“地球上的伤痕”之称。尤其是贵州的马岭河,与恩施云龙河很相似。
进入云龙地缝,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云龙风雨桥,这座始建于清光绪十年的桥,历经多次重建,如今以侗族风格的廊桥形式呈现,檐角飞翘,宛如长龙。
穿过风雨桥,便踏上了下行的栈道,穿谷之风携带着清凉的水雾扑面而来,让人顿感清爽。
沿着栈道前行,两岸陡峭的崖壁、形态各异的石帘、钟乳石等,都为大自然历经漫长岁月雕琢而成的杰作。在地缝里发出的最高音便是瀑布溪流,经过的几处瀑布,瀑声回荡于地缝沟壑。有名的“彩虹瀑布”,雨过天晴,水自天上来,云龙骤下,一路豪爽,瀑声响彻天地之间。
拍摄瀑布,放慢快门速度,便出现如丝如带,似绸缎缭绕地缝,流趟的溪流淙淙作响的景象。只见白缎飘舞,声貌动人,见游人随口念道:“人在瀑旁过,水在脚边流”,顿生柔情,心旷神怡,使云龙地缝在狭窄的背景中生动活泼。我忘却了疲惫,悠闲自得起来。
这一幕,久久在眼前飘逸。
飞泻而下的瀑布令人目不暇接。在阳光照耀下,谷底岩石呈现橙红色,瀑布也仿佛染上了斑斓的颜色。
云龙地缝,全长3600米左右,平均深约75米,包括云龙绝壁、风雨桥、壁合桥、悬瀑及跌水等。两岸陡峭,飞瀑狂泻,缝底流水潺潺,形成奇异的喀斯特景观。
云龙地缝曾是云龙河的伏流段,以暗河形式沉睡地下数千万年,而后以强大的水流力量,不断侵蚀、掏蚀,最终使暗河顶部坍塌,形成了如今恩施大峡谷一大奇观。
沿着台阶下到谷底,由下往上看是一线窄窄的天沟,而由上往下看是一道幽深的地缝。两岸的瀑布沿着崖壁,在绿色植被的簇拥下,从游人的身边跌进绿色河谷,瀑布下坠时的气流挟凉意扑面而来。
瀑布击打着谷底的岩石,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水流在阳光的折射下,闪烁着迷人的色彩,使我对大自然的伟力产生深深的敬畏。
继续前行,看到壁合桥横跨在两岸陡壁之间,它与栈道、绝壁融合一体,形成珠联璧合的状态。走过壁合桥,来到左岸,令人有种来到世外桃源之地,去寻找一丝静谧、真实、自然的感觉。
一路过来,木制栈道虽然潮湿,但栈道上铺有防滑垫,行走起来安全而方便,可见景区的管理贴心,值得一赞。
云龙地缝,地质变迁,历史沉淀,诉说着亿万年来的沧桑巨变,它们是地球历史的“书页”,使我意识到时间的漫长和生命的短暂;水流力量,坚韧不拔,持之以恒,使我感受到自然界的创造力是无穷的。
在谷底见两块石头,细观赏,似两头野兽交集在一起,似乎在亲吻,更准确的说,是在“斗鼻”,哈哈。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里是喀斯特多层次地貌景观展现,悬挂堆积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等碳酸钙壁挂,构成立体的“琼楼玉宇”。
脚下流过的溪流,怪石峥嵘,明涧湍急,在溪边经过时,水雾激荡,感受脸部得到水雾冲洗的畅快感觉。
最后,抵达沐抚飞瀑,瀑布水帘,急流沿峭壁飞奔而下,气势恢弘。瀑布带来的震撼,不禁为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所折服。
长在钟乳石上的是蕨类植物。蕨类植物生长在湿暗的森林、岩地的裂缝,挡住太阳的地方,生命力十分旺盛。老树藤萝盘绕,泉水流瀑挂壁。
岩壁上挂满了“石帘”,这是一种地表钙华堆积形成的景观,宛如一道道白色的帘子,悬挂在岩壁上,为地缝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
“云龙地缝”的景致,莫过于悬瀑和岩石。我们在瀑布的斜下方,向上望去,两条瀑布水同时倾泻而下;沿途峡谷深幽,曲曲折折,引人入胜。
游云龙地缝的过程,就像人生的旅程,有起有伏,有艰难险阻,也有美丽风景。只有向着目标不断前进,才能领略到人生的美好风景。
云龙河,地球的伤痕,在历史与现实的双向思考中,发掘了人类的开拓与奋进的精神。
文/摄影 国强
2025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