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最令人神往的当属其山海相映的自然景观。
三山岛国家森林公园如同镶嵌在渤海湾的翡翠,这里奇峰耸立、怪石嶙峋,尤以"仙人桥"海蚀拱门最为壮观,当潮水退去时,长达30米的天然石桥横跨碧波,堪称地质奇观。登临海拔200米的观景台,可同时眺望黄渤两海分界线的壮阔景象。与之遥相呼应的崮山,则以其"九顶十八峰"的独特地貌闻名,春季万亩梨花如雪,秋季红叶漫山,山中隐藏着始建于北魏的竹林寺遗址,石壁上保留着珍贵的摩崖造像。
而莱州湾湿地公园则是观鸟者的天堂,每年迁徙季节,数以万计的候鸟在此停歇,形成"鸟浪遮天"的奇观,其中东方白鹳、黑嘴鸥等珍稀物种的出现总让摄影爱好者欣喜若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虎头崖的海蚀地貌群,千百万年海浪雕琢出的石老人、恐龙探海等象形石惟妙惟肖,退潮时显露的潮间带生物群落更是自然教育的活教材。
在人文景观方面,莱州堪称一座露天的历史博物馆。云峰山摩崖石刻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着北魏至明清时期近200处刻石,其中郑道昭的《郑文公碑》被誉为"楷书之祖",其笔力雄浑、结构严谨,成为书法爱好者朝圣的圣地。始建于唐代的文峰山建筑群,集儒释道三教文化于一体,山顶的魏碑亭内藏有珍贵的《论经书诗》刻石。
而莱州博物馆珍藏的东魏贴金彩绘石造像、西周青铜器等国家一级文物,则静静述说着这座城市作为"齐鲁之甲"的辉煌过往。特别值得探访的还有金城镇的明代海防遗址,保存完好的烽火台与古城墙见证着古代海防体系的历史风云。每年农历三月三的渔祖祭祀仪式上,渔民们身着传统服饰,以古老的礼仪祭拜渔神,配合着省级非遗项目"莱州渔民号子"的粗犷吟唱,再现了胶东渔民文化的原始魅力。
来到莱州,味蕾的享受同样令人难忘。作为中国重要的海产品生产基地,莱州梭子蟹、对虾、蛤蜊等海鲜以肉质鲜嫩著称,尤以"莱州湾开凌梭"最为珍贵,这种仅在冰凌初融时捕获的梭鱼,配以当地特产的玉米面饼子,构成了独具风味的渔家宴。传统小吃方面,郭家店镇的驴肉火烧选用三年以上老驴肉,配以二十余种香料老汤炖煮;朱桥镇的羊肉汤则以散养山羊为原料,汤色乳白,回味悠长。若逢秋季,不可错过沙河镇的蜜梨,这种明清时期的贡品梨果肉细腻、汁水丰沛。在土山镇,保留着传统石磨制作香油工艺,现磨的芝麻香气能飘满整条老街。每当夜幕降临,海滨路的夜市便热闹起来,刚出锅的鲅鱼水饺、炭烤的牡蛎、用海水煮的毛蛤蜊,配上一扎散装啤酒,便是最地道的莱州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