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嘉兴一家名为“胖都来”的卖场,因店名与著名商家“胖东来”相似而引发争议。据央广网报道,除“胖都来”外,与“胖东来”近似的“胖西来”“胖南来”“胖北来”等企业名称也比比皆是。
这折射了一种歪风:有的商家不走踏踏实实做好产品、服务、口碑的正道,只想投机取巧蹭别人流量。如此歪风若不刹住,不利于保护知识产权,不利于创新创业,也不利于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名称、字号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知识产权的组成部分。我国《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明确提出,要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优化营商环境。一些地方市场监管部门除了对申请登记材料的完整性和表层合规性进行审核外,未能就是否对同类知名品牌存在仿冒或混淆视听等嫌疑进行综合判断,这就为“胖北来”们提供了可乘之机。即使有关部门事后纠错,也存在监管滞后问题。而被侵权企业在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过程中,除了时间周期长,还可能面临举证难,或维权成本大于最终赔偿所得的情况。如果侵权成本远远小于维权成本,势必会出现多方侵权的乱象。如此,维权方要么疲于奔命,要么只能选择隐忍。
品牌发展需要良好生态,需要更优营商环境。面对这股歪风乱象,我们必须及时破除,以正视听。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积极主动作为,既要从推动本地企业和品牌更好发展角度展现作为,更要从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呵护知名企业和品牌做强做大角度展现担当,主动引导社会舆论、公众和企业旗帜鲜明地抵制各种投机行为,决不能让“李鬼”肆无忌惮地恶心“李逵”,更不能让伪币成势驱逐真币。只有这样,像“胖北来”这种吊诡的现象才不会隔三岔五地冒泡。
我国已经施行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当下,各地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都极为重视对品牌的保护,这为全国品牌经济的发展壮大激浊扬清、赋能助力。“胖东来”品牌的形成源自其经营理念,这是企业品牌的精髓,也为区域品牌出圈打了样。各地市场监管等部门要遏制“胖北来”式歪风,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品牌生态,进一步优化本地和全国的营商环境。
再过两天就是中国品牌日,民营经济促进法也即将施行。各地各部门应进一步形成共识与合力,为品牌经济轻装上阵、做大做强、做久做优保驾护航,在全社会树立创新实干的导向,更好地促进高质量发展。(央广网评论员 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