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山东威高血液净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威高血净”)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发行价26.50元/股,开盘涨83%至49.99元/股;截至当日收盘,每股涨56.26%至41.41元,总市值170.36亿元。
至此,威高集团在资本市场正式落下“第四子”——此前,威高集团拥有威高股份、威高骨科、华东数控三个上市主体,随着威高血净成功登录资本市场,“威高系”整体市值也来到了580亿,展现出强大的资本实力。
来源:百度股市通截图
威高血净的发展历程,与创始人陈学利紧密相连。出生于1951年的陈学利是山东威海人,2004年,他领导的威高集团出资成立威高血净。彼时,国产血液净化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2005年,威高血净推出首个自主研发的血液透析器,此举为国内产品打破进口垄断局面拉开了序幕。
招股书提到,自成立以来,威高血净始终专注于血液净化医用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血液透析机以及腹膜透析液。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销售覆盖了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最终销往我国超过6000家医院、透析中心等医疗机构,其中超过1000家三级医院,满足着国内众多透析患者的广泛需求。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3年威高血净在国内血液透析器领域的市场份额占比为 32.5%,位列全行业第一;在国内血液透析管路领域的市场份额占比为 31.8%,位列全行业第一。
来源:招股书截图
从财务数据来看,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威高血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4.3亿元、35.3亿元和3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亿元、4.4亿元和4.5亿元。
业务结构方面,血液透析器和血液透析管路是公司的核心收入来源。
报告期内,血液透析器和血液透析管路合计贡献收入金额分别为21.6亿元、22.7亿元、23.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 65.62%、65.73%和 66.02%;血液透析器和血液透析管路合计贡献毛利金额分别为12.2亿元、12.7亿元、12.3亿元,占主营业务毛利比重分别为 84.02%、82.89%和 81.74%。
然而,亮眼业绩的背后,高昂的销售费用也引发了市场关注。在过去三年间,威高血净累计投入超20亿元的销售费用。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6.87亿元、6.88亿元、6.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20.04%、19.48%和 17.49%。公司销售费用主要由职工薪酬、市场教育及调研费、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构成,上述费用占销售费用的比例分别为 84.20%、83.94%和 84.19%。
对比同行业企业,威高血净的销售费用率明显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值。2022年至2023年,同行业可比公司销售费用率均值水平分别为13.77%和14.58%。
来源:招股书截图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威高血净控股股东为威高集团,直接持有威高血净46.39%股份。IPO前,陈学利通过威高集团、威高股份和威海凯德合计控制威高血净83.70%的股份,为实际控制人。
此外,日机装持股2.83%,GrandBegonia持股1.68%,华兴资本旗下的厦门铧兴、天津华兴、RosyVigor分别持股1.4%,XJChampion、嘉兴晨壹、阳光人寿分别持股1.17%。
凭借庞大的资本版图,陈学利及其家族多次登上财富榜单。早在2020年,陈学利就以205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0年胡润百富榜》第261位,收获“威海首富”的称号。在《2024山东创富榜》上,陈学利家族以329.9亿元的创富值位列第五。此次威高血净的成功上市,无疑将进一步巩固其财富地位。
本次募集资金拟用于“威高血液净化智能化生产建设项目”“透析器(赣州)生产建设项目”“威高新型血液净化高性能耗材产品及设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威高血液净化数字化信息技术平台建设项目”等项目,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成后,将在现有业务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公司的业务规模,提升公司的研发能力以及智能制造水平。
来源:直通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