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明 周成华 赵诣 余经纬
展望2025年剩余时段通胀走势,中美关税对进、出口商品价格、需求影响可能会体现在物价端,其中CPI食品项中大豆、高粱等蔬菜可能存在涨价压力,而PPI可能在外需走弱的影响下持续承压。基于关税影响以及供需等因素预判各类主要商品价格走势,预计CPI同比多数时段在0附近波动,年末回升,PPI同比读数虽有改善,但年内或难以回正。
▍关税冲击如何对通胀读数影响的逻辑是什么?
进口端反制关税抬升进口商品价格,出口端制约出口导向型消费品/工业品需求。展望后续,CPI方面需要分析哪些商品对美进口依赖较大,并基于其弹性和关税后续变化假设来测算涨价水准;PPI方面,一是基于后续出口增速预测判断PPI同比的大致变化趋势,二是结合关税影响分析主要工业品价格走势,并测算具体同环比读数。
▍CPI食品项:蔬菜或受关税边际影响,但猪周期仍是主导因素。
综合自给率、进口结构,大豆、高粱价格或受对美反制关税影响较大。结合商品需求弹性,以及年内后续时段中美关税假设,预计两类商品涨价对CPI同比拉动或在1到2bps左右。其他农产品方面,供给压力叠加二次育肥扰动,猪价年内或难趋势性回升。
▍CPI非食品项:油价制约同比上行空间,关税影响或易被替代品对冲。
国际油价和CPI非食品项同比走势接近,上半年油价下行对非食品项价格的滞后影响或逐步显现,非食品项同比涨价动能可能有限。进口商品或有涨价压力,但对美进口度较高商品弹性较大,需求可能会很大程度转向国产或非美进口替代品,因关税引起的涨价压力可能相对有限。
▍综上所述,中性假设下预计CPI同比读数或持续在0附近,年末有所回升。
将高粱、大豆农产品在三种关税假设下的涨价幅度作为系数纳入CPI分项预测中,同时结合猪肉供需判断给予积极、中性、消极假设;非食品项方面环比参考季节性走势和2025年走势特征,用环比拟合同比读数,对比油价领先走势。综合来看,预计2025年剩余时段CPI同比可能维持在0附近震荡,而年末可能有所回升。
▍PPI同比:外需冲击由上至下,全年读数或持续承压。
回顾来看,PPI同比增速和出口同比增速间存在一定相关,基于年内剩余时段出口增速预测,PPI同比下半年趋势料将走弱。黑色金属方面,需求疲软和政策托底,价格或先跌后平。有色金属方面,虽然有供给端压力,但新能源、家电长期需求支撑,叠加海外降息周期,预计高位震荡为主。原油方面,供给压力叠加需求放缓,下半年价格中枢或难反弹。综上所述,中性假设下预计PPI同比读数持续承压,年内或难以回正。
▍风险因素:
货币政策超预期,关税政策变化超预期,部分农产品、工业品价格走势超预期。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当日发布的《晨会》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