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山摩崖石刻探赜》新书首发活动盛大举行。现场汇聚了众多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人士。这本新书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冶山摩崖石刻那神秘而悠久的世界。书中详细记载了冶山摩崖石刻的历史渊源、艺术价值以及背后的故事,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情感。首发仪式上,作者分享了创作的初衷与艰辛,嘉宾们也纷纷对这本书给予高度评价。它不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传承和弘扬冶山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保护和研究冶山摩崖石刻做出了卓越贡献。
18日,《冶山摩崖石刻探赜》新书首发式在鼓楼区武氏民居举行。该书由冶山斈社社长陈元春、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副教授邱婷编著,在鼓楼区委宣传部、区委文明办、区文体旅局和区博物馆的支持下编撰完成,为公众深入了解冶山文化提供文献参考。
《冶山摩崖石刻探赜》新书发布。记者 池远 摄
“闽之有城,自冶城始”,福州城市中轴线上的冶山,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变迁。千百年间,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大量崖书、诗文和题记,篆、隶、楷、行、草一应俱全,是探寻闽都文化的“活化石”,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
在冶山文物古迹的保护修复中,摩崖石刻的保护修复、挖掘和史料整理是一项具有专业性和观赏性的特殊工作。对此,鼓楼区不遗余力。清朝嘉庆初年福州太守何茹连所书“冶山古迹”及“冶山中井”等石刻已分别被列为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冶山摩崖石刻探赜》的编纂,是对冶山文化和摩崖石刻文化的又一次深度挖掘。陈元春介绍,全书收集整理了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范围内的摩崖石刻和碑刻,梳理《泉山全集》等历史文献,经过多次现场考证、测量、拍照,确定石刻分类和数量,撰写石刻典故并邀请专家论证审核。
“我们在2022年编著出版《冶山摩崖石刻新编》的基础上,特别整合收录了2023年以来出土的‘冶山胜境’摩崖石刻、‘龙泉井’‘欧冶子铸剑古迹’等碑刻,以及近年冶山春秋园建设中新见新增的石刻共93段(处)。”陈元春说。
新书由福建省文史馆原馆长卢美松作序推荐。“本书具有保存历史、普及知识的作用,添加了新增、新见的石刻和碑刻,同时深入研读施景琛《泉山全集》内容,进一步挖掘石刻的内涵,阐发其意蕴。”卢美松表示,如今的冶山石刻,有了陈元春及其团队的“新编”和“探赜”,识读容易,会意也不难。
首发式后,陈元春带领嘉宾实地探访冶山摩崖石刻,结合书中内容进行深度讲解。鼓楼区文体旅局同步进行线上直播,吸引数千观众“云游”古迹。不少读者表示,书籍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为公众打开了了解福州历史的新窗口。
今年3月1日施行的《福州市摩崖石刻保护规定》,推动政府和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摩崖石刻保护利用工作。《冶山摩崖石刻探赜》是鼓楼区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上的一个重要印证。鼓楼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冶山摩崖石刻的独特价值,感受到冶山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激发广大市民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增强大家的文化自豪感和责任感。(记者 莫思予 通讯员 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