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时代,工业设计迎来了全新的创新机遇。人工智能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学习能力,能够精准分析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设计师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可快速生成大量创意设计方案,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同时,人工智能还能模拟各种生产制造过程,提前发现潜在问题,优化设计细节,确保产品的可制造性。例如,在汽车设计中,人工智能可根据不同路况和驾驶习惯,设计出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驾驶舱布局,提升驾驶体验。人工智能时代的工业设计,正以其独特的方式推动着产业的进步与发展。
20日,作为第二十七届海交会系列活动之一的海峡两岸AI+工业设计创意创新研讨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来自海峡两岸人工智能与工业设计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AI技术与工业设计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AI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然而,在技术愿景与商业落地之间仍存在诸多关键挑战。如何充分释放AI在工业设计领域的潜力?如何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行业重构?围绕这些问题,与会嘉宾通过主题演讲和对话讨论展开了深度交流。
第一阶段“主题演讲”环节中,台湾中华大学副校长兼研发长、信息工程学系特聘教授游坤明,在题为《AI在台湾的发展方向,人才培育及行业前景》的演讲中,提出企业因应AI变革实施转型的五大趋势:加速培养具备AI相关技能的员工;避免“技术债”的积累;因地制宜推动AI应用;采用开放模式实现生成式AI的自给自足;要重视构建AI商业模式。
主导文创股份有限公司CEO、台湾IP发展协会理事长江秉承在题为《针对AI行业的发展:现阶段的投资方向》的演讲中表示,2025年是通用人工智能(AGI)发展成熟的关键期。AGI将引发内容与技术的“智能通胀”,重塑市场格局,未来的赢家要勇于拥抱不确定性。
智灵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江,以《AI商业化的实践与人机共生未来:革新创意赋能》为题,分享了团队在AIGC商业化中的探索。通过智能化工具链,该公司实现了内容生产的“人机共生”模式,显著提升了效率并降低了成本,推动行业从人工主导迈向AI协同。
福州大学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教授、博导,福州大学至诚学院计算机工程系主任刘延华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发展与AI设计融合》的演讲。他从人类认知演进的底层逻辑出发,分析了AI不仅是工具迭代,更是认知思维方式的革命性重构,并通过案例展示了DeepSeek大模型在设计领域的强大应用潜力。
第二阶段“主题分享”中,嘉宾们围绕AI未来发展趋势、产业应用以及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讨论。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面对AI的崛起,两岸青年要保持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能力,积极拥抱新技术,驾驭新技术。AI的未来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社会系统的重构,需要跨学科合作与社会共同努力,以科学、务实、创新的态度推动AI为人类进步贡献力量。
本次研讨会为海峡两岸AI与工业设计领域的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不仅分享了前沿技术与实践经验,更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AI与工业设计的深度融合将催生更多创新应用,而人才培养与社会协作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记者 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