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安“两张清单”犹如一座坚实的桥梁,架起了党群之间的深厚情谊。“两张清单”精准梳理群众需求与党员服务项目,让党群互动更有针对性。在点亮微心愿的行动中,党员们用心倾听老人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生活所需。那些看似微小的心愿,如陪伴聊天、修缮房屋等,都被党员们记在心上并积极付诸行动。通过这些暖心之举,情暖了老人的心,让老人们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也进一步拉近了党群距离,使党群关系更加紧密。
志愿者们开展暖心义剪活动。(晋安区委组织部供图)
在晋安区日溪乡汶石村,87岁的独居老人老张看着住了数十年的老屋,浑浊得眼底泛起了神采——角落里的零散杂物被归拢得整整齐齐,窗台的积灰、地板的陈年污渍都被一扫而空,看起来干净清爽。不久前,由晋安区红十字会组织,一群穿着红马甲的“田螺姑娘”带着清洁工具上门,将这栋老屋里里外外收拾了一遍。
老屋年轻了,老张心灵的一角仿佛也亮堂了。“这些年我身体不好,房间懒得打扫,这次村里组织‘微心愿’,我提出希望有人能帮忙打扫屋子,没想到那么快家里就来人了。”
日溪乡是晋安区最偏远的一个乡镇。近年来,全乡青壮年人口外流,村庄“空心化”问题日益凸显,而在留守群体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高达75%。他们普遍行动不便、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很需要日常生活、医疗健康等方面的照顾。晋安区组织各方力量下沉网格,开展“暖心党建”进山区活动,给留守的老人们送温暖。
“我们有两张清单,一张面向留守群体,通过党员干部包组包户、敲门行动等方式上门问需,全面梳理形成‘需求清单’;一张是整合民政、残联、红十字会等区直职能部门资源,建立高频下沉事项的‘服务清单’。两张清单精准匹配,搭建起党群连心桥。”晋安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5月12日,“情牵北峰、暖心守护”——晋安区“暖心党建”主题活动来到日溪乡点洋村,各部门带着服务资源进村,义诊、义剪、义修等各个服务点被群众围得满满当当,热闹得像过节。医护人员现场开展免费体检、健康咨询和慢性病筛查等服务,针对高血压等慢病给出专业治疗意见和用药指导。村民排队查血压血糖,和医生面对面求医问药。另一边的义剪区,理发师手中剪刀的“咔嚓”声没停过。看到村里来了免费的电器维修师傅,村民纷纷将家中损坏的农具、小家电等搬到现场,请师傅们施展回春妙手。
另一边,志愿服务队伍带着爱心物资走进行动不便的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家中。志愿者带着理发工具敲开了99岁低保户老施的家门,为老人理了个精神的短发。晋安区委党校的志愿者则送上不锈钢保温壶、麦片和牛奶等慰问品。
晋安区委组织部立足城乡兼备的区情实际,深化城乡结对共建机制,推动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城中村党组织与北峰山区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同时,积极链接社会组织、公益慈善等资源,动员外出能人、流动党员及本土大学生参与服务,根据群众的“需求清单”,丰富“服务清单”资源库。
目前,该区成立了四支下沉志愿服务队伍,深入北峰山区开展上门帮扶、义剪、义诊、义修以及圆梦“微心愿”等活动。91岁的村民老施患有帕金森病,出门买药不方便。福州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志愿者把药买齐后,第一时间送到老人手中。外出流动党员施东海为留守老人购买了豆浆机,还贴心地附上大豆和花生……
以“微行动”汇聚“大能量”,晋安区通过建立“两张清单”、组建四支下沉服务队伍、圆梦一批“微心愿”,今年以来累计服务农村留守群体580余人次,帮助乡村困难群体圆梦“微心愿”130余个,书写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温暖篇章。(记者 朱榕)
下一篇:电视剧《毕业十年》在福州杀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