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高新区南前村,宛如一颗镶嵌在时光中的璀璨明珠。这里书香传千年,古宅中仿佛仍能嗅到昔日学子的墨香,那一本本泛黄的书籍,承载着无数的智慧与故事。古韵在岁月的洗礼下焕发出全新的生机,古老的建筑虽历经风雨,却依然散发着宁静而庄重的气息。漫步村中,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村民们在这书香与古韵交织的氛围中,过着宁静而又充实的生活,让南前村成为了一处独特的文化圣地,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寻那千年的韵味与新生的活力。
在福州高新区南屿镇,有一处静谧村落,名为南前村。南前村的刘氏家族,源远流长。据族谱记载,其祖先可追溯至西汉楚元王刘交——汉高祖刘邦之弟。刘氏后裔南迁入闽,定居南前。入闽始祖刘技之子刘文济,娶闽王王审知之女为妻。王刘联姻,为刘氏家族传承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宗祠“藜光堂”因典出西汉文学家刘向“燃藜读经”的故事而得名,寄寓后代子孙勤学不辍、以德立身。祠堂两侧楹联“立业惟修德,敦伦在读书”,言简意深,道出家族世代崇文重教的精神内核。
明代,刘氏家族捐田设塾,创办“藜照书院”,为族中子弟提供免费教育。书院不仅承载着耕读传家的理想,也培育出一批又一批英才。进士刘景新、举人刘景正,以及闽剧名旦刘小琴,皆出自这一家族。书香门第,由此成型。
近年来,台胞刘绍英先生回乡捐资,重修刘氏宗祠与藜照书院。如今的书院,既保留了传统建筑格局,又设有全天开放的农民书屋,成为村民学习交流、延续文脉的重要场所。
古村不老,乡愁常新。在传承文化血脉的同时,南前村也在探索发展之路。依托牛角梳技艺、麻笋种植等特色产业,村民们走上了致富新路,乡村焕发出新的活力。(福州高新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