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脑瘫孤儿,她的故事如同一朵绽放在苦难中的鲜花。曾经的她,在命运的捉弄下艰难成长,然而如今,她却成家立业,成为了爱的接班人。她怀着感恩之心,将一束鲜艳的鲜花郑重地献给了“余妈妈”。这束鲜花,承载着她对余妈妈无尽的感激与敬意,是她用坚强和爱书写的篇章。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生命的坚韧与温暖,让我们看到了即使在困境中,爱也能如鲜花般绽放,传递着希望与力量。
陈丽娜(右)为“余妈妈”献上鲜花。
6年前的5月23日,福州晚报头版报道了脑瘫孤儿陈丽娜在爱心妈妈余英的守护下考上大学的故事。24日,在福建省慈音爱心服务中心10周年活动现场,26岁的陈丽娜手捧鲜花,紧紧拥抱66岁的余英。
“谢谢妈妈,您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24日,陈丽娜专程从永泰赶到福州,就是为了给“不是亲妈胜似亲妈”的余英送一束鲜花,来一个拥抱,说一句谢谢。这个曾经“绝望”的女孩如今已大学毕业,并有了自己的家庭、工作,经常参与爱心活动,成了爱的接班人。
几十年来,和陈丽娜一样接受过余英帮助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中大多数人已长大成人。他们知恩图报,总会把第一份工资拿出来给余英包一个红包。余英总是把钱还回去,只留下红包的外壳。
余英是福建省慈音爱心服务中心主任、福建民间爱心大使,常年参与助孤、助老、助学、助残、救灾等慈善活动,还创办了“爱心大使余英阳光联盟”。2015年,在余英和志愿者们的努力下,由省民政厅批准的福建省慈音爱心服务中心正式成立。10年间,该机构帮助了上万人,并吸引了越来越多志愿者加入。
24日的活动上,爱心人士、志愿者齐聚一堂,分享和余英一起做公益的心路历程,并继续汇聚爱心,为今后的爱心活动发力。
余英今年已66岁,头发花白。她说,只要自己还走得动,就要把爱心事业坚持到底,而且,她已经有了接班人。这些接班人既有跟随她的爱心人士们,也包括自己的女儿卓婧。
受父母影响,卓婧从上大学开始每月都拿出1500元做慈善。2019年起,她每月从工资中拿出3000元支持父母的慈善事业,还结对帮扶困难孩子。罗源县中房镇满盾村的皓皓(化名)和珍珍(化名),就是和卓婧结对子的孩子。父母离异或一方离世让他们成了家境困难孩子。“感谢卓阿姨对我的资助。”今年上初一的皓皓说,长大后要像卓阿姨一样奉献爱心,为社会作出贡献。
“有这么多接班人,爱心永远不会退休!我会带领福建省慈音爱心服务中心,把爱心暖心孝心送到需要的人心坎上。”余英说。(记者 雷岩平 陈丹 文/摄)
上一篇:粽情端午连军地 福品惠聚送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