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刚刚平息不到10天,印度空军便迎来了又一重大打击。仅在这短短的10天内,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掀起了两次令人震撼的事件。
根据美国《国家利益》网站5月15日的报道,尽管法国“阵风”战斗机以其卓越的机动性能闻名,但在这次印巴冲突中,“阵风”的强大机动性能几乎没有施展空间。在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超视距空战条件下,“阵风”的机动性能,尤其是在亚音速状态下的超机动能力,变得显得“无关紧要”。这正是东大向巴基斯坦空军传授现代空战体系的第一个巨大震撼。文章指出,未来一段时间里,战斗机在空战中展现出的亚音速机动能力或“狗斗”技能,可能将只限于航展上表演,而不会成为决定性空战中的关键因素。实际上,印巴空战已经表明,超视距空战或超远程空战将成为未来空战的主流,而传统的空中缠斗技能将主要用于驱逐侵扰领空的敌机。美国《国家利益》网站认为,这场印巴空战标志着空战领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此前,各国对大型战斗机编队之间超视距空战的理解相对浅显,通常将其视为一种简单的“远程空对空导弹对抗”。
然而,通过分析印度和巴基斯坦空军之间的空中对抗,可以看出,现代空战中,中远程空空导弹对体系建设和态势感知的依赖越来越大。战斗机对现代航空电子设备、空天电联网能力、电子对抗手段和光电传感器平台等技术的依赖也在不断增强。这些技术对飞行员的要求越来越高,飞行员需要在复杂的战场信息环境中迅速做出决策。
现代的超视距空战不仅要求飞行员具备出色的空中缠斗能力,还要求他们能够在敌方使用电子对抗手段、干扰通讯、甚至迫使雷达无法开启的情况下,依靠自身对战场态势的敏锐判断来选择合适的打击时机。在这种环境下,飞行员的素质要求远高于传统的目视格斗空战,超视距空战的要求提升了几个数量级。这也导致了飞行员培养体系、空战对抗训练以及空中作战力量的要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有那些跟上技术发展和时代脉搏的国家,才能在未来的空战中获胜,即便是美国也不例外。从此次印巴空战来看,巴基斯坦空军在超视距空战中的应对相当成熟且果敢。通过多次与东大空军的“雄鹰系列军演”,他们学到了大量先进的空战技巧,并在接下来的2023年和2024年进行的多次空战演练中验证了这些技巧的可行性,最终在这场空战中取得了7:0的压倒性胜利(巴基斯坦官方5月15日确认击落了一架印度“幻影-2000”战斗机)。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东大提供的实战空战教学和体系化演练,巴基斯坦空军未必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战果。可以说,巴基斯坦空军在接触到先进空战理念后,经历了质的飞跃。
美国《国家利益》网站还指出,这场印巴空战带给全球的第二个震撼是:一个缺乏体系作战支撑、没有防空雷达组网能力、缺乏现代化电子战能力的空军,在现代空战中将根本无法获得胜算,尤其是在战役级别的空战中,数十架战机组成的编队与小规模战斗机对抗相比,其空中对抗的复杂度可能高出数百倍。实际上,印度空军的训练并非不扎实,空战准备也不算不足,甚至“阵风”战斗机的性能也未必差,但问题在于,印度空军的超视距空战观念仍停留在上个世纪。简单来说,“时代已经改变”,而印度空军还在考虑如何通过诱敌深入,实施伏击战术,并用侧翼包围巴基斯坦空军的战斗机。然而,在巴基斯坦空军实施远距离非接触式突击后,这种战术显得完全无效。
印度空军的作战思想和理念未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导致其装备体系也未能及时进步。相对于巴基斯坦空军在战略纵深、机队规模以及战场机动性的巨大劣势,印度空军在战斗机数量和对抗手段上本应具备更多优势。但事实上,印度空军并未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构建多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导致其先进的武器平台在空战中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实际战斗中,印度空军几乎没有还手之力,迅速被击溃。换句话说,印度空军目前的投入几乎是徒劳的,落后的军事思想使得大量资源被浪费在战斗机缠斗战术的精细化上。这使得印度空军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损失远超几架被击落的战斗机。
下一篇:自己坑自己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