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很多人把胜利归功于美国扔下的两颗原子弹,但延安窑洞里那盏彻夜不灭的油灯,早就在1938年就照见了历史真相。中国注定要赢,哪怕没有美苏参战。
窑洞里的预言家
1937年卢沟桥的枪声一响,使整个中国都慌了神。街头巷尾都在传"三个月亡国"的丧气话。
可国民党在台儿庄打了胜仗后,马上又有人嚷嚷"半年内就能赶走小日本"。毛主席在这两种极端的声音里,却有着自己的看法。
1938年5月,延安凤凰山的窑洞成了临时指挥部。警卫员看着主席两天两夜没合眼,急得直跺脚:"您这身子骨是铁打的?"
毛泽东头也不抬,蘸着墨水在稿纸上画满箭头:"亡国论要不得,速胜论更害人,我得给全国人民指条明路。"
九天时间,五万字,毛主席写出了指导抗日战争路线的《论持久战》。
这本书就像把手术刀,把抗日战争剖得明明白白: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活脱脱就是中国抗战的"天气预报"。
更绝的是,毛主席早早就断言"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这话在1945年成了真。
全民皆兵的战争艺术
《论持久战》最厉害的地方,是教会了中国人怎么"以弱胜强"。毛主席有着自己的一笔账本:日本有飞机大炮,咱们有四万万老百姓。
他打了个比方:"日本像头牛,咱们是牵牛绳的人,绳子就在老百姓手里。"
这话可不是空谈。八路军在华北平原玩起了"地道战",村村相连,户户相通,鬼子来了就钻地洞。
河北冉庄的老百姓更绝,把灶台、水井全改成暗道出口,整得日军扫荡队像没头苍蝇。有个日本兵在日记里吐槽:"我们不是在打仗,是在捉迷藏!"
民兵们还发明了"麻雀战",三五个人一组,冷不丁放冷枪,打完就跑。
山西的李向阳带着游击队,把铁路线炸得跟麻花似的。最绝的是"地雷战",老百姓把铁锅、瓦罐全改成地雷,鬼子走到哪儿炸到哪儿,吓得连茅房都不敢上。
数据会说话
八年抗战,中国军民创造了惊人的数字:抗日武装发展到1220万人,是日本关东军的十倍。
他们打了近30万次仗,平均每天100次,干掉的鬼子数量加起来能编三个师团了。
这些没有精良装备的战士,愣是把日军主力钉死在中国战场上。
就连美国总统罗斯福都看呆了,他在国会演讲时说:"中国人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就单挑日本,这种勇气值得我们脱帽致敬。"
日本历史学家井上清更实在:"日本不是败给美军,是输给了中国老百姓的扁担和锄头。"
主席的"神预言"
其实毛主席早就算准了这笔账。他在书里写:"日本国小,打不起持久战。"
这话在1943年就应验了,鬼子兵工厂的钢铁产量暴跌八成,连子弹壳都开始回收。
反观中国,抗日根据地建起了兵工厂,老百姓用铁路钢轨造大炮,用铜钱熔子弹头。
最逗的是1944年,日军在河南搞"一号作战",结果被民兵用"土坦克"收拾了,这种战术就是民兵绑着湿棉被的八仙桌,底下藏着四个壮汉抬着跑。这种"黑科技"让日军坦克成了活靶子,气得指挥官直骂"八嘎牙路"。
历史的另一种可能
有人问:要是没有美苏参战,中国能赢吗?
其实答案就写在1945年的战报里。这年春天,八路军已经收复60座县城,新四军在江南打得鬼子不敢下船。
毛主席在"七大"上称:"就算没有外国援助,我们也能把日本赶下海!"
这话不是吹牛。当时中国民兵的数量比日军在华总兵力还多三倍,老百姓的独轮车组成的运输队,比美军的吉普车队还壮观。
用毛主席的话说:"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如今再看《论持久战》,就像在看一部"抗战预言书"。它告诉我们:中国人从来不是靠别人施舍胜利,而是用小米加步枪,在山河破碎处种出了胜利的花。这种精神,比任何原子弹都管用。
下一篇:如何当众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