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健康中国】;
在医学领域,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巨大儿,他们出生时的体重超过4000克。然而,并非所有体重大的新生儿(包括巨大儿)都会发展为肥胖儿,但他们的肥胖风险确实高于普通新生儿。今天,我们就来看下出生体重大与肥胖之间的关系,以及肥胖背后的生理机制。
人是怎么变胖的
人变胖主要是由于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多和/或体积增大。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发生,但数量增多主要集中在胎儿末期、婴儿期、5~7岁脂肪重聚期和青春期。成年变胖主要是脂肪细胞体积变大的结果。
出生体重大,未来就会肥胖吗
出生时体重较大的新生儿,大部分体内脂肪组织较多,属于肥胖的范畴。但也有少数例外,比如个头(身长)较大的新生儿体重虽然较大,但由于体重中骨骼和肌肉比例较高,脂肪含量相对不多,因此并不属于肥胖儿。相反,这类新生儿因其良好的骨骼和肌肉基础,更有利于生长发育,还能降低日后肥胖的发生风险。
重要的是,出生时是否肥胖并不能完全决定未来是否会肥胖。虽然出生时体重较大的儿童在未来的肥胖风险确实更高,但并不是所有出生时体重大的孩子都会发展为肥胖儿。
肥胖风险主要来自于这些新生儿体内脂肪细胞的特殊发育模式。胎儿期的最后3个月是脂肪细胞急剧增加的关键时期。出生时体重较大的儿童,体内的脂肪细胞数量比正常新生儿多出1~2倍,在随后的婴儿期和青春发育期等脂肪细胞急剧增加的阶段,这些本来就很多的脂肪细胞数量会进一步增加,并且这些增加的脂肪细胞数量将会伴随其终生。
为何小时候胖,成年后减重更难
肥胖与脂肪细胞的数目和大小密切相关。儿童长胖主要是受脂肪细胞数量增加的影响,而成人变胖则是体内存储的脂肪越来越多,导致脂肪细胞体积变大的结果。因此,出生时体重较大的儿童无论在儿童青少年期还是成年后,都更容易发生肥胖,而且减肥也更加困难。
研究发现,小时候胖的孩子,成年后肥胖的概率高达75%;而小时候体形正常的孩子,长大后肥胖的概率只有10%。这是因为肥胖儿童在婴儿期、儿童期和青春期的脂肪细胞增殖开始得比同龄人更早、速度更快,但结束时间一样。这就导致每次快速增殖后,肥胖儿童较正常孩子多出几倍的脂肪细胞。这些多出的脂肪细胞将会伴随孩子一生,使得成年后减肥更加困难。
出生体重大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肥胖,但脂肪细胞的早期增加确实为日后肥胖埋下了隐患。了解肥胖背后的生理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预防和控制肥胖的发生。无论是出生体重大还是体重正常的普通新生儿,都需要在成长过程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以降低肥胖风险,守护一生的健康。
文字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科学守护 健康成长》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 杨振宇
上一篇:傻子上学主演是谁
下一篇:天天动听里exo有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