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猎云精选;文/孙媛
男人爱的铜质文创,撑起了一个IPO。
5月9日,成立于2013年的杭州铜师傅文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铜师傅)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拟主板挂牌上市。
这个植根于中华文化传承的领先文创工艺产品品牌,致力于向现代世界重构演绎东方美学,凭借覆盖研究、设计、开发、生产与销售的垂直整合模式,俘获了500万“铜粉”的心,仅一年就营收5.712亿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铜师傅在中国铜质文创工艺产品市场按总收入计位列第一,市场份额达35.0%。
而伴随这个IPO的出现,两个男人的身影也随之浮现。
一个是学美术出身的创始人俞光。
他从零开始入局铜艺这一小众、冷门、分散的行业,一步步将品牌铜师傅做到年销数亿元,一定程度改写了行业“有品无牌”的局面。
另一个就是被俞光“征服”的雷军。
在铜师傅业绩狂奔的2017年,身为“米粉”的俞光手持一堆沉甸甸的铜像,在顺为资本的办公室内,不仅当场打动了同样奉“性价比”为圭臬的雷军,更是让他二度加持,投出了1.6亿元。
对于铜师傅,雷军曾公开评价“是整个小米体系之外最像小米的企业。”
俞光凭借着改写并践行小米的“七字诀”,一举以“让铜工艺品平权”的价值观让铜师傅做成“铜装饰界的小米”。
而现在,带着“伯乐”雷军的青睐,“千里马”铜师傅也踏上了二级市场的征途。
70后绍兴人,做出了“铜工艺品的小米”
创办铜师傅,始于俞光的一次“冲动”。
1972年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俞光,自小痴迷创业。于是,在念美术中专时,他摆过地摊、卖过对联、批发过T恤衫,走上社会后又干了装修。
30岁时,俞光创办雅鼎卫浴,当时驶上外贸出口的快车道,订单如雪花般飞来,仅一年,他就赚到了第一桶金。
而从建材卫浴行业转型创办铜工艺品牌,则是始于一次“购买未果”。
2013年,俞光的卫浴公司已经一年出口达两亿多,身为生意人,俞光爱好关公,并由此想要去找一尊铜关公。
然而,一米多的铜关公报价高达120万,而彼时铜大概两万八千元一吨,这样的差价让俞光咋舌,当即便决定自己做。
在卫浴领域的积累,以及美术功底,让俞光犹如一条鲶鱼闯入了铜工艺品的“蚂蚁市场”。
据天下网商,彼时家居饰品行业多以树脂、塑料等为原料,少有铜器,是非常冷门但也非常拥挤的赛道,只有数不清的小作坊企业,没有规模特别大的领导品牌。
俞光觉得,在老百姓心中,铜肯定是要更值钱的。
“相比瓷器,它的工艺限制小,还有木雕,不可批量复制。铜器有几千年历史,在金属里易成型,通过模具可以批量生产。如果把铜应用到家居饰品,可能会闯出一条新路子。”
连续创业的经验告诉俞光,一个领域如果已经有成熟大牌,再杀进去,很累很苦,不一定成功。但铜工艺品领域没有知名品牌,在需求端,扮美家是精神刚需,这件事说不定是个机会。
就这样,俞光进入铜工艺品行业,同年创办铜师傅、首家天猫旗舰店投入运营。
同时,他把卫浴创业的理念对铜师傅进行了复用。
他相信,赚辛苦钱的人会把赚暴利的人打败。
故而,他为了让普通人买得起铜饰品,从39元的铜葫芦到39999元的千手观音,均采取成本定价法;而利润不高,铜工艺品的研发与生产又高度依赖手工,他就把大部分经费都花在了研发、人力等硬成本上。
俞光认为,铜师傅完全靠自己研发产品和迭代工艺,有稳定的雕塑创作队伍、长期培训的技术员工队伍,这就是壁垒。
同时,为了让铜师傅更有话题度,他找来变形金刚、漫威、功夫熊猫等超级IP联名合作,他说,“消费者不一定买,但是会讨论,这件事很重要”。
俞光对在供应链与研发投入上“毫不手软”,对于广告营销投入却极为严苛。
依靠爆品引流、海量IP联名合作、打造创始人IP等方式连接消费,他把广告费控制在5%以内,争取“用最小的投入,砸出最大的水花”。
而致力以“质价比”提供高感知价值,铜师傅瞄准30岁-55岁的男性,快速做出了成绩。
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铜师傅销售额为1708万元,2015年销售额为5100万,2016年全渠道营收就达1.06亿元,其淘宝造点新货项目“大圣之大胜”收官金额1976万,创造了淘宝造点新货设计类目的最高记录。
再到2017年,铜师傅不仅推出了首届年度“铜粉节”,销售额更是破3亿元。
雷军投出1.62亿,米链加了“铜”元素
而“让铜工艺品平权”的价值观,让俞光跟雷军产生了交集。
事实上,俞光是忠实米粉,在创办铜师傅早期,他买下了小米所有相关的书籍,认真学习里面的方法论。
例如占领“蚂蚁市场”、“极致性价比”、“与用户交朋友”,甚至铜师傅粉丝还叫“铜粉”。
在一次“铜粉英雄大会”上,前来站台的小米联创黎万强被这个冷门行业的粉丝疯狂度所震惊,也就是黎万强的朋友圈让俞光获得了在雷军面前路演的机会。
那一天,俞光拎着一堆沉甸甸的铜像样品,带着黑底红字大标语似的PPT,孤身前往顺为资本。
路演中,他着重介绍了铜师傅是如何从小米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中学习,发展出了自己的八字诀,即降维、专注、极致、口碑。
这套与小米相似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引起了雷军的注意,预期20分钟的路演,雷军听俞光讲了1个半小时,期间还不停记录、提问。
当晚,俞光回程刚下飞机,就收到了雷军拍板投资的消息,甚至几秒钟就谈定了估值;一个月不到,顺为资本就打钱入账。
雷军更是公开称“铜师傅是我们整个小米体系之外最像小米的企业。几乎没有借助小米的任何资源,完全靠对小米模式的相信、领悟与实践,在铜工艺品领域取得了同行难以想象的成绩。”
2017年至2018年,铜师傅进行了4轮增资,其中,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跟小米集团(通过天津金米持股)两度携手进场,一起的还有欧之福、北京合众和北京光信。
随后几年,凯辉基金、国中资本、海泉基金、海通、金鼎资本、锦元资产、赟汇资本等知名机构也均纷至沓来。
根据招股书计算,2017年9月顺为跟小米以20元/每股对价合计购入2674583股,再在2018年8月以58.49元/每股对价合计购入1859255股,合计投资金额为1.62亿元。
IPO前,俞光为铜师傅的单一最大股东,持股26.27%,为该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顺为、小米则分别持股13.39%和9.56%。
也就是说,铜师傅这个IPO背后,雷军间接成为了第二大股东。
年收5.7亿元,他想做“传统题材的潮玩”
一级市场VC的青睐,自然给铜师傅的铜故事注入了加速度。
在多方支持下,铜师傅自主IP组合的持续扩充,令其可进行主题创新、丰富SKU种类并维持消费者的持续关注。
据招股书,铜师傅有系统化的高度资源密集型创作开发流程。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产品开发团队拥有127名员工,成功打造了1,264款自主研发的SKU和406款授权SKU。
且公司已采取专注拓展自身IP体系,打造品牌资产及增强消费者认可的长期战略。
报告期内,公司分别创建了300个、279个及456个新的原创产品IP,其自研IP产生的收入分别约占总收入的 94.1%、88.3%及93.7%。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按总收入及线上收入计,公司在中国铜质文创工艺产品市场均排名第一,市场份额分别约为35.0%及44.1%。
2022年至2024年,公司业绩整体表现稳中有升。
总收入分别为约5.032亿元、5.064亿元及5.712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54%;净利润分别为0.57亿元、0.44亿元和0.7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78%;净利润率则分别为11.3%、8.7%和13.8%。
其中,铜质文创产品是其产品矩阵的核心品类,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报告期内营收分别为4.796亿元、4.88亿元及5.513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95.4%、96.3%及96.6%。
此外,公司还逐步拓展至塑胶潮玩、银质文创产品及黄金文创产品等多元材质品类。
报告期内,塑胶潮玩营收分别为328.6万元、1330.4万元、1425.2万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0.7%、2.6%和2.5%;银质文创产品收入分别为477.1万元、332万元和423.3万元,占比分别为0.9%、0.7%和0.7%;2024年黄金文创产品收入为127.4万元,占比0.2%,以专门的子品牌“玺匠金舖”进行营销。
值得注意的是,于往绩记录期,铜师傅亦以“唯檀”品牌提供有限的木质文创产品,由于公司决定自2022年起停止生产木质文创产品, 因此收入大幅下降,其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3.0%、0.4%及少于0.1%。
不过,即便如此,铜师傅的文创故事也并非毫无隐忧。
首先,铜作为铜师傅制造工艺所用的主要原材料,其价格波动是影响采购成本的关键因素。
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直接材料(主要包括我铜质文创产品所用的铜)分别占各期总营业成本约51.9%、47.1%及47.1%。于往绩记录期,中国铜价整体呈上升但波动趋势。
而铜师傅的价值主张取决于以经济实惠价格提供艺术精致产品。
因此,铜价长期或大幅上涨或任何严重的供应中断,均可能会对公司成本效益、盈利能力及整体财务表现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是对线上平台的持续销售依赖。
报告期内,铜师傅线上直销额分别为3.554亿元、3.54亿元及4.029亿元,分别占各年度总收入的约70.6%、69.9%及70.5%。此外,通过第三方经销商进行的线上经销在同期分别贡献了其总收入的另外10.3%、 9.3%及6.7%。
这意味着,近三年,公司来自线上直销和线上经销渠道的总收入占比达到近80%。
最后,在铜文创外,铜师傅虽在不断尝试,但还未寻得第二增长曲线,塑胶潮玩作为第二大产品线,占总营收比例也仅为2.5%。
在与《谷仓新国货研究院》的对话中,俞光曾透露出向泡泡玛特学习的想法,他说泡泡玛特做的是潮玩,铜师傅就做传统题材的潮玩。
简而言之,已经和三星堆、西游记、关二爷等中国传统故事IP进行过联名的铜师傅,要把中华文化的传统IP,以更现代化的方式表达、传递给年轻的一代。
为此,铜师傅还分化出“欢喜小将”品牌,专门做年轻人喜欢的潮玩工艺品。
从“铜装饰界的小米”到VC宠儿,征战二级市场的铜师傅,或欲借IPO加速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