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长庆镇,一片充满活力的土地。这里,小小的竹笋正悄然撬动着百万元的生态经济。满山的竹林郁郁葱葱,每一根竹笋都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勤劳的当地居民们,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将这些鲜嫩的竹笋加工成各种美味佳肴和特色产品。竹笋宴吸引着八方游客,带动了餐饮、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竹笋的深加工也为当地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小小的竹笋,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长庆镇熠熠生辉,照亮了乡村发展的道路。
12日,在永泰县长庆镇岭兜村的竹笋加工厂内,鲜笋交易火热进行。分类、称重、记录……现场工作人员从笋农手中收购一批批鲜笋,进行后续加工。
据汤溪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成义介绍,加工厂现在主要收毛笋和甜笋,高峰期每天收购量达1万~1.5万公斤,收购价每公斤2.4~3元。“笋收回来后,我们经过挑选、分类,再进行加工。毛笋一般做成笋干,甜笋小的做成罐头。”
长庆镇拥有竹林20655亩,近年来,长庆镇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成功吸引乡亲返乡创办汤溪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长庆镇最大的竹笋加工企业,以联农带农机制构建起辐射全镇及周边乡镇的竹笋产业服务体系。
当前,汤溪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配备有1800平方米的设施农业厂房及配套设施,年加工鲜笋量可达50万公斤,出产的甜笋干、毛笋干、笋衣等产品畅销国内外,年产值达200万元,可带动笋农创收约120万元。此外,在竹笋采收旺季,该公司还提供40多个阶段性就业岗位,村民们在40多天的生产周期内,可实现人均增收6000元。
后续,长庆镇将积极探索农产品深加工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的乡村振兴新模式,通过党建赋能、资源整合、技术服务等举措,打造“资源增值—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为乡村振兴、产业富民注入新动能。(记者 叶欣童 通讯员 通讯员 林晶晶)